你相信人性本善,還是人性本惡?— 《人慈》

晨曦
Oct 20, 2021

--

試想像一下,你正身處於飛機,忽然發生事故墜機,你認為你住在哪個星球?

星球A: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

星球B:生存者爭先恐後往出口擠,不惜將他人踏在腳下

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B,但事實上,我們活在星球A。

Photo by Stijn Swinnen on Unsplash

97%的人認為,人性自私又貪婪;但當危機來襲,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。其實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美好,真正的威脅,是我們對於人性的悲觀。《人慈》這本書將會刷新你對人性的長久信念,用更好的眼光看待自己、他人與這個世界。

先來聊聊看書名,這本書的書名非常有趣,英文是“Humankind”,中文譯名是《人慈》,開宗明義地闡述了作者對於人性本善的主張。《人慈》這本書是我最近看過最最最厚的書,共有575頁之厚,前前後後斷斷續續花了約1星期才看畢整書,但讀起來毫不痛苦,完全沒有深奧莫測、艱澀難懂的用語,反而讀得津津有味。作者以淺顯直白、有趣的歷史事件,加上嚴謹的辯證,來探討人性的議題。他對於人性本善的主張並非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,而是經過一個又一個文獻、實驗的嚴謹佐證,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刨根究底的精神!

作者在書中引用了數個非常有名的故事、實驗與歷史事件,像是獲頒諾貝爾獎的威廉.高汀著作《蒼蠅王》,被評論為生動刻畫了真實、黑暗的人性,但如果虛構小說在現實上演又會如何呢?作者尋根究底,發現了好比《蒼蠅王》的真實事件,一班小男孩被流落荒島,他們並沒有互相殘殺,而是互相合作、建立了一個井然有序的小型社會。真實的《蒼蠅王》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。

又好比揭露人性醜惡的史丹佛監獄實驗,其實很大程度上受到實驗人員的操控擺弄;而著名旁觀者效應的犧牲者吉諾維斯,並沒有死在38位路人的冷眼旁觀,而是死在朋友的懷裡。再回顧歷史上生靈塗炭的戰爭,事實上很大部分士兵都從未真正參與殺人,只是不斷給槍枝裝填彈藥而不開槍,或是故意瞄不中白白浪費彈藥。在1914年聖誕節,對峙的英軍與德軍,甚至走出壕溝一同歡慶佳節。

Photo by Md Mahdi on Unsplash

人們認為我們身處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壞,但事實上正好相反,過去幾十年間,嚴重赤貧、戰爭受害、幼童死亡、犯罪、飢荒、童工、天災死亡和墜機次數都在大幅下滑。我們正活在世上最富有、最安全、最健康的時代。那為什麼我們對於對這世界、人性保持著如此悲觀的想法?作者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媒體的渲染,負面新聞才夠聳動吸引,正面的新聞一點都不吸引。試想想看每天報紙的頭條?《今際之國的闖關者》、《魷魚遊戲》這類人性遊戲的劇集?是不是由於媒體的餵養,才讓我們對人性如此悲觀呢?

事實上人不是因為陰暗狡詐才得以生存,而是因為人性的溫暖與互助本能,才能成就如此文明。作者以幼犬人透過互相合作學習而得以生存,尼安德塔人卻遭到滅絕,證明了這點。然而我們並不是「完人」,人性是有著缺陷的。我們有著「同情心」,愛護與我們相似的自己人而排斥外族,正是這種同袍之情、忠誠、團結、勇敢 — 人類最良善的品質,使我們行惡開戰。試想想看社會運動、歷史中一場又一場的戰爭,各國的人民只是為了他們的國家、同袍而戰。也許,他們只是站在了不同的對立面。作者在書中第三部討論為何好人會變壞,權利又是如何使人腐化。而在最後第五章,作者跟大家探討仇恨、不公不義和偏見的最佳解方。

最後引用作者的一段話,我們身而為人是複雜的生物,有著好的一面和不那麼好的一面。問題在於,我們要轉向哪一面。就如同安慰劑與反安慰劑,如果我們「相信」大部分人不值得信任,那我們對待彼此的方式也將會如是。同樣地,如果我們願意相信人性本善,那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。你想要活在星球A,還是星球B呢?

--

--

晨曦
晨曦

Written by 晨曦

叛逆文青,現任廣告公司業務,是一名文字愛好者。不定期分享好書 ,分享生活。另外歡迎follow我的Facebook專頁「字癒生活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5%AD%97%E7%99%92%E7%94%9F%E6%B4%BB-104343477895593

No responses yet